据《队报》报道,自冬末以来,巴黎圣日耳曼横扫各路对手,其逼抢的凶猛程度、技术质量、跑动能力和速度,已经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:这支巴黎队在近代欧洲足球史上该如何定位?

《队报》表示,评估一支球队在历史中的地位,有多种方式。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王朝,或是一季之强;可以考察其整体成就,或只看其巅峰表现;可以衡量其领先对手的幅度,或其对足球风格的影响,看是否形成足以引发模仿的风潮。
这些正是如今人们因巴黎而提出的问题——这支巴黎队刚刚在欧冠决赛中以5-0横扫国际米兰,又在世俱杯半决赛中以4-0大胜皇家马德里,即将在世俱杯决赛对阵切尔西,冲击冠军,并彻底确立其“欧洲足坛巨兽”身份。在法国足球历史上,这种议题与视角前所未有,尤其考虑到此前唯一获得欧冠冠军的法国球队,1993年的马赛,因瓦朗谢讷假球案未能参加洲际杯。
要成为王朝,巴黎仍需时日
若论王朝地位,巴黎仍不在讨论之列,尽管他们在过去六个赛季中四次打入欧冠半决赛。其他球队的表现更胜一筹,历史上的欧洲足球王朝代表的是持续的统治地位,这一榜单很长,也侧面说明了巴黎目前仍处于征途之初。
那些王朝包括:皇家马德里(1956至1960年连续五次夺冠),千禧年初再度崛起(1998、2000、2002),以及2014至2024年间六夺欧冠;阿贾克斯(1971-1973)、拜仁慕尼黑(1974-1976)、利物浦(1977-1984年四冠)、AC米兰(1989-1994年三冠)、巴塞罗那(2009-2015年三冠)。
克洛普执教的利物浦(2018-2022年间一冠两亚)在持续性方面都优于巴黎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,巴黎的年轻阵容和雄厚财力,或许为其将来的长期统治打下基础。
如果我们从单赛季统治力、对手差距以及风格塑造的角度来看,巴黎或许已接近历史级强队的门槛。虽然稍逊一筹,但差距不远。比如,虽然巴黎在欧冠决赛中以5-0击败国际米兰,但与1994年卡佩罗执教的AC米兰在雅典4-0击败克鲁伊夫的巴萨相比,仍稍显逊色。
再比如,瓜迪奥拉和梅西时代的巴塞罗那(2009、2011年)更加无懈可击。当时曼联两度决赛败北,主帅弗格森留下名句:“他们像是让你坐上旋转木马,然后让你头晕目眩……”

巴黎的比赛风格已接近历史最强者的标准
从比赛风格与对足球的影响力来看,巴黎甚至比其他维度更接近历史最强者。即便在巅峰时期,皇马更多地代表一种招募战略与欧洲文化,而非一种可被模仿的独特风格。而路易斯-恩里克所打造的巴黎,展现出伟大战术家的技艺。
在当今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,这支巴黎却打出了极高强度与整体性,11人攻防一体,进攻来自多个球员与区域,防守统一有序。其高压逼抢、流动性、无私风格、技术细腻、换位灵活、长时间控球与致命反击交替,以及对集体主义的近乎信仰的追求,已经形成足以“传染”的比赛模板。虽然与克洛普的利物浦风格相近,但巴黎更注重控球。
过去60年,若撇除60年代国米的“链式防守”,只有三支俱乐部球队真正推动了比赛风格的革新:20世纪70年代的阿贾克斯全攻全守,每个球员都能进攻、防守、换位;萨基及其继任卡佩罗领导下的AC米兰,以低位压迫与团队协同制造压迫;以及瓜迪奥拉的巴萨(传承自1992年克鲁伊夫巴萨)。
巴黎还不在这三者之列,因为只赢一次远远不够。但如今人们已愿意将其放入这样的比较体系中,便足以说明,巴黎已站在新的高度。